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笑话我,拿我当傻子呀?要说哈尔滨为啥叫“冰城”,你上网去搜,不就知道了吗?
是的,我搜了,有很多种解答,最主要的都集中在以下这四点上:
一是哈尔滨地处中国最北边,冬季漫长寒冷,是冰雪旅游胜地……,
这种说法我有不同看法,有待商榷。
你问为啥?
我问你,黑龙江的漠河北不北?黑河冷不冷?都比哈尔滨还要北还要冷,可为啥漠河黑河不叫“冰城”?

图片来自网络
二是说哈尔滨是世界冰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很多冰雪游乐项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点说的不假,但仅凭有冰雪有了项目,就可称为“冰城”吗?那长春算不算?
其他两条说哈尔滨有亚洲最大的滑雪胜地,还有一年一度的“冰雪节”,这两样确实是哈尔滨的骄傲,可再咋地,它也不是常年都有呀,一到开春就全部消失了呀。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要问了:那你说,除了这些,哈尔滨还有啥“资格”叫冰城呀?
别急,听听我的观点,看你赞成不?
哈尔滨这座城市历史不算长,建埠一百多年,它是随中东铁路而兴起、发展的,中东铁路开通后,哈尔滨一夜之间由松花江边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城市。这些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你在博物馆、哈尔滨史志、甚至网络上都能查到。可为啥哈尔滨就可称为“冰城”呢?

我认为,除了哈尔滨寒冷、冰雪游乐项目多等条件以外,成为“冰城”最主要的,是哈尔滨的人。哈尔滨人有着冰雪般纯洁的思想,有着雪花样棱角分明的性格,有着寒风呼啸时的豪爽。数九寒冬里,室内那冒着热气汩汩作响的羊肉火锅,室外嚼在嘴里脆生生的冰糖葫芦,冻的小脸通红的孩子在冰面上抽着冰嘎,掉了牙的老太太、啃着冻梨时的哈哈大笑,冷的直打寒颤也要出门玩雪的青年人。还有在冰天雪地里,顶着寒风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这些,才是哈尔滨称为“冰城”的真正内涵。

“十一”过后,哈尔滨人开始准备过冬的蔬菜,哈尔滨大街小巷到处是来城里卖菜的农民,以往不让街头摆摊的城管也打破惯例,允许卖菜农民不分时间地点的销售越冬蔬菜,市民们推小车拿麻袋讨价还价好不热闹。

到了腊月二十三,哈尔滨就开始“忙年”了,家家户户都蒸些馒头,包一些冻饺子,什么猪肉粉条、小鸡冻鱼都要采购。扫尘土,贴对联,忙的不亦乐乎。有的家里还会拿水桶冻个冰灯,里面放上蜡烛,晚上点燃,通亮通亮的,哈尔滨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哈尔滨的人民心里却是火热的。

啥?有点跑题了……?
哦,对了,哈尔滨从1963年起,每年的冬天,哈尔滨就在兆麟公园举办冰灯游园会,那可是世界上形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并已成为地方传统项目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灯艺术展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与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太阳岛冰雪博览会等,成为哈尔滨冬天里一张靓丽的名片,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光顾,成为了哈尔滨冬季旅游的亮点。而每年的2月5日,就是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开幕日期,届时,哈尔滨人民放假一天欢度自己的节日。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持续一个月那。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称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你说是不是值得哈尔滨人骄傲,值得中国人骄傲!

哈尔滨称为“冰城”,还有一个特点值得说道说道,那就是哈尔滨的夏天。在盛夏时节,南方城市最高温度普遍达到35摄氏度以上,哈尔滨也一样,白天热的人汗流浃背,可是一到夜晚,哈尔滨就凉爽了很多,吃饱饭,哈尔滨人就穿着凉爽的衣衫走出室外,三三俩俩漫步街头,小凉风一吹,那个爽呀,要是找几个好友坐在一起,喝点扎啤,撸点肉串,侃侃大山,牛性的很呀。从这一点讲,“冰城”不止冬天可称,就是夏天,哈尔滨“冰城”的称谓也很确切。

我说了这些你们认同吗?还有哪些与“冰城”相关的话题你们说说,就当在冬天里,我们围坐在桌旁,吃着火锅,喝着小酒,边吃边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