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后,于1948年11月6日至来年的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主要有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其他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共计60万人。国民党军投入国民党军集结了4个兵团,4个绥靖区部队及辽沈战役撤回的第39军、第54军,共计80万人。此次战役,全歼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部队,共计56个师55万余人。至此,国民党军元气大伤,国民党在中原和华东战场上的精锐丧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大片国土均已成为“解放区”,南京处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然而,有人说这次战役叫“徐蚌会战”,当然也是正确的。因为,“淮海战役”与“徐蚌会战”都是一回事,指的是一场“战役”,只是因为国民党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该战役表述上的不同。由于我看到的台湾和大陆描述该“战役”的版本不同而有所不同,或者从国共双方当时各自的内部文件来看,共产党及解放军称之为“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则称之为“徐蚌会战”。
有人会问,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也并不奇怪。客观上讲,任何作战双方也根本不可能将某一战役预先“商量”好一个统一的名称。恰恰相反,却因为各自的作战目的不同,决定了各自在兵力部署,攻防重点的选择,尤其在作战区域的选定上均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各方对某一战争、战役、战术的命名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出现“淮海战役”和“徐蚌会战”的各称纯属正常现象。但是,正是这种不同之处,却从侧面反映出作战双方各自的作战意图和战略思想的迥异,最终也决定了“战役”的胜败。
我们先看看解放军的“淮海战役”:济南战役获胜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提议,希望乘胜攻歼淮安、淮阴地区(即两淮)和海州地区(包括连云港)国民党军之战役,因此就将这场战役命名为“淮海战役”。主要目标为歼灭距离徐州较远的黄百韬第7兵团、李延年第9绥靖区,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这其实是中国共产党原来预定由华野进行的较小规模的淮海战役。此计划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歼敌于长江以北”的指导思想。
随着战役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占据主动决战权,毛泽东提出了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的设想。至此,原来设想的淮海战役已经发展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同配合的战役,小淮海发展成为涵盖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的广大区域的“大淮海”。在粟裕的提议下,毛泽东回电“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很显然,“淮海战役”定位的是歼灭战,其战略思想就是要歼灭国民党军长江以北的有生力量,历史也正是这样演绎的。
再来看国民党的“徐蚌会战”:济南失守后,徐州“剿匪”总开始收缩兵力,国民党军集结了4个兵团和4个绥靖区部队25个军,准备以徐州为中心,利用津浦线、陇海线,组成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蚌埠的“一点两线”防御阵线,采取战略守势,防守中原和华东地区的解放军。国民党军担心中、华二野于江淮会合,威胁到南京的安危,国民党参谋总长顾祝同在传达作战部署时强调:集中优势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做战略防御,有意寻机,集中全力与南下的解放军决战。并将主要作战区域划定在徐蚌两地之间,由于这样的地域选择和作战部署,国民党军也就将此战役称为“徐蚌会战”。
很显然,“徐蚌会战”国民党军采取的是战略防御,阻止共军南下,缓解南京之危,也只是说如果战局有利时,再与解放军“决战”。况且形成作战想定仓促。据后来《郭汝瑰回忆录》说,其实蒋介石更倾向于“放弃徐州,退守淮河进行河川防御”的第二方案,力争在淮河一带击破解放军主力,“来争取第二线战略配置的时间”。如果真的是这样选择,国民党也可能会将此役称作“河川会战”了。
无论是“淮海战役”还是“徐蚌会战”,都是指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间进行的这场重要战役,其称呼不同并无本质区别。哪怕是国民党选择“河川会战”,也无法挽回尽失江河的败势。历史已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才是江山。